6月28日晚,秦嶺腹地清涼夏風中,“村光大道”首場月賽在千余名觀眾歡呼中啟幕。從周賽晉級的參賽選手展開巔峰對決。以農耕農具為核心的“T臺秀”、非遺在光影流轉間的“活態(tài)傳承”。
民星閃耀:從田間地頭到月賽巔峰
舞臺中央,城關鎮(zhèn)寨溝村的漢子們肩扛稻穗踏鼓而行,麥穗裝飾的麻衣在激光下泛起金屬光澤。“這些稻穗帶著秋收的溫度。”領隊張瑞輕撫穗粒,“我們要讓城里人看見,莊稼漢也是時尚超模!”臺下,西安游客雷紫涵舉起相機連按快門:“鋤頭走秀比時裝周更震撼,這才是真正的鄉(xiāng)土美學。”
候場區(qū),“皇冠二嫂”龔鳳正對鏡整理頭巾,她即將出演小品《二嫂喜迎八方客》,劇中直爽的二嫂憑借智慧與善良化解難題,讓農家小院生意蒸蒸日上,幽默詼諧地展現(xiàn)農家生活的質樸溫暖與人情味。
“我們不是要造星,而是要摘星。深藏民間的山歌好手、竹編巧匠才是主角。”正如寧陜縣文旅廣電局局長田偉所言,當四畝地鎮(zhèn)村民在《傳藝燈影戲》中舞動非遺道具時,臺下年輕人舉起的直播手機與臺上古老技藝形成奇妙呼應。
文旅共生:“一張門票”激活全域消費鏈
寨溝村的農耕T臺秀將勞作工具化為時尚符號!耙郧颁z頭只能挖地,現(xiàn)在成了舞臺道具!”村民王大叔笑道,他的農家樂本月接待量翻番,自釀苞谷酒供不應求,設計的采摘、烹飪體驗活動正借“村光大道”客流延伸至更多村落。
環(huán)抱舞臺的“秦嶺山珍大集”30余個攤位琳瑯滿目:臘肉、羊肚菌、野生獼猴桃等特產,以及飄香的洋芋糍粑、玉米鍋巴。小吃攤主“蟹煲甲”老板更是信心滿滿:“啟動儀式那天,一個半小時賣光貨入賬九千元,相信今晚破萬沒問題!
“看完節(jié)目買點山貨,消費鏈條自然形成。”田偉介紹,活動創(chuàng)新“文化搭臺、旅游唱戲、產業(yè)富民”機制,憑月賽門票可享民宿折扣,入住酒店贈送下期門票,帶動全縣民宿周末入住率顯著飆升,暑期部分民宿早已一房難求。
生態(tài)賦能:21℃夏夜書寫“綠色經濟學”
坐擁全國最高森林覆蓋率(96.24%)和“中國天然氧吧”稱號(負氧離子濃度3.2萬個/cm³)的寧陜,以清涼氣候與原始森林為活動提供天然底色!拔覀兺平榈牟粌H是節(jié)目,更是秦嶺之心的生態(tài)體驗!碧飩ケ硎,“村光大道”啟動一個月來,周末游客量同比暴增60%,“天然氧吧”釋放強勁紅利。
據悉,賽事采用“專家+大眾+線上”三維評分體系,每輪賽后全民可通過小程序投票,幸運觀眾可獲景區(qū)門票、農特產品禮包。如今,“寧陜村光大道”話題瀏覽量已突破2億次,并登上多個熱搜榜單,依托“21℃的夏天·清涼寧陜”生態(tài)標簽實現(xiàn)線下引流。
振興啟示:鄉(xiāng)土自信照亮共富新路
“文化是魂、產業(yè)是根、生態(tài)是基、群眾是源,聚光燈永遠屬于鄉(xiāng)村振興的主角!”寧陜縣常委副縣長胡亞斌表示,活動期間,寧陜縣還同步開展非遺展演、自然研學等“清涼寧陜”系列活動。“現(xiàn)在單場引流超千人,村民可通過山珍市集‘家門口致富’,‘農民主播培訓計劃’助帶貨突破時空限制,優(yōu)勝者還將成為文旅推廣大使,確保收益長效反哺鄉(xiāng)村!
當舞蹈《在希望的田野上》壓軸登臺,臺下觀眾隨節(jié)奏拍手應和。寧陜“村光大道”早已超越文旅賽事范疇——它是游子歸鄉(xiāng)的燈塔,是鄉(xiāng)土美學的覺醒,更是生態(tài)價值的轉化范式。(李青山)
責任編輯:王雨蜻